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7311.top
邮 箱:admin@aa.com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楷楷
2021年7月,大模型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拯救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培温州市某某人力咨询厂众多教培个股应声大跌,企业教培行业景气度急转直下。大模型
转眼间,拯救三年已过,教培当年的企业教培企业或黯然退场,或断臂求生,大模型或转型重来,拯救一批新玩家也你方唱罢我登场,教培行业似乎也在悄然回暖。企业
今年上半年,大模型教育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5%,拯救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教培自9月以来,教育板块个股更迎来一轮集体上涨。
教培企业集体“翻身”,是教培需求“春风吹又生”,还是企业找到了新的商业化路径?目前来看,似乎大家都有意寻找新的突破点,大模型+教育硬件成为了行业的新风口。
01 教培需求,春风吹又生
自“双减”政策发布后,教培行业可谓是艰难求生,大量中小教培机构倒闭退场,即便是龙头教培企业,其营收和利润均大幅下滑。
比如好未来22/23财年营收下降77%,股价一直徘徊在10美元附近;高途2022年营收也大幅下滑超60%,近年股价也一直在10美元以下。
唯一例外的温州市某某人力咨询厂可能是靠直播带货翻身的新东方,虽然“双减”政策后其股价一度大跌90%,但近年已逐渐回到“双减”前的位置,23/24财年营收更同比增长了43.5%。
但新东方的“直播之路”并没有那么好复制,学而思、高途都曾尝试打造品牌直播间,但近一个月“学而思优品”的场均销售额不足25万元;“高途佳品”更在今年9月宣布停播,据高途2023年年报显示,高途佳品去年录得应占亏损达916.5万元,高于高途集团全年亏损。
教培品牌难成第二个“新东方”,回归教育行业似乎是更佳选择。一方面,教培行业近期已悄然吹起了“政策春风”。
今年8月,相关部门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到了推动教育和培训消费,这在“双减”之后尚属首次。
虽然,政策并未指向学科培训的松绑,而是鼓励扩大非学科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消费服务,但对于承压已久的教育行业而言已是一缕“春风”。
另外,9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也再次提到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明确利好职业教育领域。
另一方面,即便K12培训业务被明令禁止,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其需求依然屡屡不断。在社交媒体上,焦虑的父母依然比比皆是,只不过是从随着传统的课外培训班转变成 “一对一”辅导。
对不少家长来说,从大型辅导班到小型培训机构,花的钱反而更多了,但在“教育焦虑”的压力下,家长们仍在纷纷争抢优质的教育资源。
因此,无论是教培机构还是家长学生,都希望寻求性价比更高、更为便捷的教培产品和辅导方式,在这一背景下,AI教育硬件则应运而生。
目前来看,AI教育硬件主要分为B端和C端产品,主要面向校内/教培机构、家庭/个人两类消费群体,大致可以分为多功能综合类产品和单功能工具类产品。
不过,大部分AI教育硬件的落地场景都跟学科教育有关,比如作业批改、作文写作、口语陪练、AI辅导老师等场景, AI教育硬件的诞生正好满足了K12“双减”后井喷的市场需求。
所以,教培行业是“双减”了,但教培需求其实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只是从传统学科教育转到了文体艺术等非学科教育,或者从教培班转到了学习机、“一对一”等其他方式,潜伏三年的教培企业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它们之间的竞争也是一触即发。
02 押注大模型,教培新玩法
去年以来,不仅是教培企业,不少大模型企业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教育大模型,比如好未来学而思的九章大模型、网易有道的子曰大模型、腾讯的腾讯云教育大模型等。
如果说一开始各家企业只是为了在大模型风口拼速度、讲故事,但随着“百模大战”的落幕,各家企业都开始尝试用大模型来赋能旗下教育产品。
事实上,传统教育硬件可谓自带优势。首先,其能够有效缓解教育焦虑,比如学习机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家长付费意愿强,学生有学习刚需,使用周期就长了。
其次,随着近年智能硬件产品的不断迭代,诸如智能手表、学习手机等产品纷纷诞生,这些产品的展示形式更能吸引儿童,让传统教育硬件迎来了新载体。
但可惜的是,教育硬件虽然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却依然很难解决购买者并非使用者这一问题,比如近年的教育硬件增设了时长检测、远程监控等功能,还美其名是产品创新,但更多只是为了刺激家长购买。
相较而言,对于实际使用者学生群体而言,教育质量才是关键。比如网易有道在2022年推出的智能学习灯,是众多教育硬件中较早推出搭载AI应用的产品,除了照明功能外,还能够实现指尖查词等功能,也是网易有道当年的爆款产品。
因此,随着大模型行业的持续发展,AI对教育硬件赛道的拉动效应还在进一步凸显。今年5月,主要儿童手表厂商密集发布了搭载AI功能的新品,比如小天才11X AI版儿童手表介接入了360智脑大模型,在此后的7、8月暑假期间,儿童手表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7%。
此外,AI学习平板更是量价齐升,据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学习平板市场的全渠道销量达257.9万台,同比增长23.4%,产品单价也是水涨船高,已经突破了5000元,向万元发起冲击。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押注AI教育硬件赛道,艾媒咨询预计2025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市场空间与潜力巨大。
目前来看,一批在“双减”政策下苦苦坚持的教培企业,已经开始率先吃到AI教育的红利。据好未来2025财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为4.14亿美元,同比增长50.4%;经营亏损为173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
虽然好未来并未公布各项业务的收入结构,但据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学习平板线上市场销量排名中,学而思稳居第一。
不仅是传统教培机构,大模型企业、科技大厂也从中分一杯羹。科大讯飞在去年率先将大模型技术落地到学习机上,其在今年8月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上表示,今年1-5月,科大讯飞AI学习机销量增长已超过100%。
另外,据网易有道透露,今年一季度旗下AI订阅服务销售额接近500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140%,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50%。
网易有道CEO周枫更直接表示,AI订阅服务销售额的提升,是AI直接驱动商业模式的好的信号。这也反映了当前不少企业热衷于AI教育硬件的原因,整个教育行业低迷已久,都希望AI能够为教育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可能。
03 变现压力下,大模型是解药吗?
AI大模型的出现,无疑成为了教育硬件市场爆发的助推器,但即便是网易这样的大厂,目前旗下AI订阅服务的收入体量依然有限,再考虑教育大模型的研发投入,以AI大模型加持教育硬件的发展之路,最终会不会失衡?
目前来看,入局AI教育硬件的企业可以分为三类玩家,分别是以学而思、猿辅导为代表的驾培企业;以科大讯飞和百度为代表的科技巨头,以及以松鼠AI为代表的中小企业。
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基因”,在AI教育硬件赛道上的打法也有差异。教培机构在教育行业上有更深厚的积累,比如学而思拥有自研的课程体系,能更好地提供系统化的课程内容;小猿、作业帮都是“搜题App”出身,旗下学习机均主打作业辅导场景。
科技巨头则是在通用大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垂直大模型,但因为它们缺乏在教育场景上的积累,旗下产品的单一功能会更突出,比如科大讯飞的智能翻译功能。
而中小玩家则更多选择错位竞争,比如松鼠AI所推出的智适应大模型是深度垂直教育领域的,致力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不过,各类玩家虽然在产品研发上各有侧重,但由于商业化变现路径有限,导致产品功能依然趋于同质化,整体离不开功课辅导、批改作业、口语陪练等学科教培场景。
因此,在今年一季度,学而思、小猿、科大讯飞、小度、作业帮的市场份额也非常接近,分别为30%、15%、14%、12%、8%,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来看,各企业都试图通过大模型的加持,让教育硬件能够拥有更多的差异化竞争力,但从实际应用场景来看,AI教育硬件依然处于早期阶段,市场内尚未出现真正的杀手级应用。
但尽管如此,大模型依然是业内所期待的“变量”。OpenAI创始人奥尔特曼曾表示,特别看好AI对于教育行业的赋能,他认为AI大模型将会革命性地变革教育行业。
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大模型还需要持续迭代和优化。事实上,由于学科知识的复杂性,教育行业对大模型的要求更高,既有可能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但也有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前段时间,小天才儿童手表在回答“中国人诚实吗”这一问题时,直接给出了“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诚实的人,最虚伪的人”,此事也引发了家长对AI教育硬件内容素材“有害”的担忧。
在社交平台上,用户对AI教育硬件的评价也非常参差,比如有用户认为AI学习机能够分析孩子的薄弱点,提供更精准的学习方案,但也有用户认为部分产品体验提升,比如大模型不够智能、硬件使用卡顿等。
事实上,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教育硬件行业正在加速分化,技术门槛也在进一步提高,未来,教育硬件的竞争壁垒将会是算法和数据,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课程内容,这变相也提高了传统教培行业的研发成本。
因此,真正能够从行业中“跑出”的AI教育硬件,必然不是大模型的“套壳产品”,而是需要对用户行为、家长需求、教育发展有独到见解,并能将大模型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猿力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元祖就曾表示,大模型投入上限非常高,所以猿辅导测算了运算量、数据量等数据,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成本之后才下场(做大模型)的。
相信在强需求的大环境下,未来还会有更多AI教育硬件不断涌现,只是大模型虽然是教育行业的风口,但要真正让行业产生变革,其投入可能是难以估算的。
目前来看,大模型已经成为撬动教育市场的一个新支点,但最终企业们能否通过这一杠杆跑马圈地,并挖掘出更多细分领域需求,大家还需要继续“秀肌肉”。
但可以确定的是,AI教育硬件的长期战场始终会聚焦于产品的内容能力上,企业们不仅要乘上风口,学会如何驾驭风口才是关键。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